廁所之家
| | |

伊吹島|瀨戶內島嶼之旅 —— 人情味之島一日散策

不只看展,更像是來去鄉下玩一天

⟝ 伊吹島・2019 ⟞

伊吹島位於觀音寺港外海約10公里處,屬於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西邊的小島,
西邊小島的展覽會期幾乎是秋會期,去的時候溫度有點涼又不會太涼,很舒適!
但也是颱風期間,計畫要保有彈性,隨時能夠應變。

伊吹島的語言擁有獨特的特色,存有屬於古語的方言和特殊的敬語,是日本唯一保留平安時代京都話腔調
傳承著獨特文化。在部分作品展覽時常會聽到他們方言的漁歌,像是專屬伊吹島的BGM


良質な煮干し「伊吹いりこ」の生産が盛んで、全国的にも有名な伊吹島。
日本で唯一、平安時代の京言葉のアクセントを残し、独特の文化が受け継がれている。

伊吹島
伊吹島

伊吹島風景

伊吹島很容易開啟旅人的心房,舉著布條在港口熱烈的揮手對你送行,會讓你感覺到可愛而放鬆了探訪陌生島嶼的緊張心情。島上行走時不時意外驚喜遇見的貓居民。碼頭停滿機車、還有不時竄出的摩托車剛好是台灣人熟悉的場景。伊吹島居民比較其他島嶼,展現了更多的熱情。


伊吹島

下船後迎接旅客的是處處販售著魚乾的攤販

伊吹島名產:伊吹島iriko小魚乾

日本最知名的iriko 鳀魚乾 」伊吹島莫屬,伊吹島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當地居民也多以漁業為主,伊吹島位於漁場的中間,伊吹島上四周,有設置了許多的加工廠,漁民在海上捕獲鯷魚後,就會利用高速船送至加工廠進行處理。速度就是「伊吹島 iriko 小魚乾」鮮美的原因。香川的讚岐烏龍麵擁有特殊的香味,也是因為湯底正是使用「伊吹島 iriko 小魚乾」


伊吹島漂移傳奇
伊吹島漂移傳奇
圖片來自網路

伊吹島漂移傳奇(伊吹島ドリフト伝説)

表演團體 Contact Gonzo,發現伊吹島地形陡峭又狹窄,居民利用摩托車當成主要交通工具,因此設計了「伊吹島漂移傳說」這款遊戲,讓遊客體驗伊吹島居民穿梭在巷弄內的摩托車生活。

Contact Gonzo 是個用身體「接觸」方法論的表演團體。他們在城市街道和表演中進行即興表演。「伊吹島漂移傳說」(伊吹島ドリフト伝説),利用3D技術將伊吹島的崎嶇地形製作成賽車遊戲場景,單純的具有油門煞車功能,復古又簡單的遊戲。遊戲中播放島上的地方歌曲當成音樂背景,畫面則是模擬伊吹島的地形,必須八分鐘內完成一圈,門口還有排行榜,激發大家熊熊挑戰的鬥志。


伊吹島漂移傳奇

這裡展出了伊吹島1/300比例的模型,以及與島上小中學生一起參加的工作坊創作的作品。

學校內每間教室也展出一些學生作品


Pasangu
Pasangu

Pasangu(パサング)

「パサング (Pasang)」印尼語中的「潮流」或「配對」的意思,靈感來自於「船靈」形狀如小木屋是船的守護神,這是以前的漁民攜帶於身上的護身符。印尼藝術家 Mella Jaarsma + Nindityo Adipurnomo 使用印尼傳統工藝藤條編織的方式,重新詮釋這個作品,走在伊吹島路上處處都會巧遇「パサング (Pasang)」這個大型的裝置藝術,途中還會聽見播放著伊吹島方言的船歌。以漁業為重的伊吹島鮮明展現。


イリコ庵

のんびりくつろぐ憩いの場
古くからイワシ漁で栄える伊吹島に、「島の小さな集会所」となる庵を制作。建築素材には、イリコの加工に使うせいろや島の石垣、瓦、廃木材などを使用。

みかんぐみ+明治大学学生
圖片來自官網
魚干庵
魚干庵

魚干庵

悠閒放鬆的休憩場所

魚干庵是一座由Mikan+明治大學學生,利用島上回收的沙子、屋頂瓦、玻璃門、加工魚乾的蒸籠、島上的石牆和廢木材等,打造而成的亭子,充分利用了當地材料,回收再利用了島上的資源。將伊吹島繁榮的漁業用具,結合藝術創作概念,打造一個人人可以在這裡集會休息的場域。


トイレの家

時間帯によって異なる表情を見せる
廃校の校庭にトイレを設置。天井や壁のスリットから光が射し込み、その光が屋内につくり出す影は、あたかも迷路のように入り組む島の路地を連想させる。

石井大五
廁所之家

而廁所的屋頂開了一個圓口,不僅引進自然光讓廁所明亮,當下雨天時,也有聚集雨水的功能。地板上的礫石下面是一個排水孔,可以收集雨水。

透過光影方位,可以觀察季節與時間,甚至可以聯想伊吹島與外界的關係,當伊吹島下午二點時光的方向,便是指向紐約的方向。此時,伊吹島就像是座標點。

廁所之家

廁所之家(トイレの家)

為了與伊吹島無違和的廁所之家,外觀保留傳統的形式,屋頂的傾斜度與伊吹島當地房屋的典型屋頂相結合,並且考量了島上次要的色系,獨特又和諧地融入景觀之中。

廁所之家其實分成三棟建築,為了將光源自然引進建築裡,廁所之家的牆面也切出很多縫隙,並非完全密閉的建築,像是分了好幾等分的區塊,分隔著各自空間,從外面看來又像是一個單位。光線的折射造成視覺的錯亂,石井大五藉此凸顯伊吹島錯綜複雜迷宮般的街道風景。

這裡彷彿是廁所版的豐島美術館,倒是不適合長時間佔用就是了。


貨攤巡遊

貨攤巡遊

栗林隆學生們工作合作的貨攤巡遊計畫。這是使用親手製作流動攤位,提供印尼食物等的創意點子。


伊吹の樹

出部屋で生まれ変わる
伊吹島には出産前後を女性だけで集団生活し、家事から解放され養生する風習があり、その場所を出部屋(でべや)と呼んでいた。生命の誕生の場である出部屋の跡地に、作家は生命の樹を植える。横たわった大きな生命の樹は子宮を表し、地面と樹との空間をすり抜けることは母体からこの世界に出ることを意味する。

栗林隆

伊吹的樹(伊吹の樹)

伊吹之樹建造於伊吹島上有四百年歷史的出部屋 (DEBEYA)舊址。伊吹之樹是藝術家栗林隆在伊吹島的創作。意味著伊吹之樹與生命的連結,並用萬花筒來表述生命的光芒。 更多關於伊吹之樹的故事(這邊請 ⇢⇢⇢)


伊吹島
伊吹島

伊吹島也是貓島

不知道是不是伊吹島的漁獲豐盛,島上貓居民的數量也不少,走到哪都有貓居民盯著你。甚至可以說遇到貓居民的次數比人還多!在這裡的貓居民擁有相當平權的地位,見了陌生人不會躲也不會跑,照自己當下的感覺走,非常從容!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