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記憶
| | | | |

豐島遙遠的記憶|瀨戶內島嶼之旅 —— 塩田千春 v.s 田根剛

塩田千春集合了家家戶戶的記憶

⟝ 豊島・甲生 ⟞

柏林為據點,活躍於各大雙年展、美術館及畫廊的塩田千春,2010年回到日本,在豐島創作。

塩田千春透過與豐島居民深度溝通,創作了如隧道般的作品「遙遠的記憶」
由於地點位於豐島的甲生地區,屬於較為偏遠的地帶,也是直到探訪第二次豐島
才正式去尋找這個作品,外貌看起來不起眼的房子,堆疊著許多窗戶,
實際上走入內部才感受到它的美好。

遙遠的記憶

稻田中的一扇窗

位於豐島偏遠的甲生地區,直到去了第二次豐島才有空拜訪塩田千春這個作品「遙遠的記憶」,從2010即開始展出,直到2020拆除。作品展出的地點原是甲生地區的公民會館,佔地相當廣闊。就在一片稻田當中,唯一的建築物,遠遠就能看出作品位置。

遙遠的記憶

穿越時光的隧道

塩田千春收集了600扇廢棄屋窗製成隧道般的作品,搭出如隧道般的入口,貫穿整個房子。入口端的隧道利用玻璃特性穿透著光,走在入口的隧道中,隨著行進間的速度不同,打在身上的光影仿佛正在流動,畫面更像是穿梭到不同時空的隧道當中。

而房屋末端那頭的隧道並沒有透光,強制將目光專注於望出去的地方,盡頭的那一片翠綠的稻田山嵐,風景如畫。而這片綠意映照回來的隧道也變得溫柔多了。

遙遠的記憶

就如同大竹伸朗愛用的拼貼法,「遙遠的記憶」則是塩田千春為專屬於豐島故事的拼貼法

遙遠的記憶
遙遠的記憶

房子內則是展出藝術家田根剛的創作,主題圍繞著各式各樣和「洞穴」「隧道」相關的物件,與遙遠的記憶默契地共同展出著。

遙遠的記憶

觸動塩田千春的起源

據塩田千春接受採訪說道,因為過去豐島曾經歷垃圾事件所困擾,因此創作此作品時,也思考著如何利用原有的資源進行創作,並重新審視廢棄物問題。

在創作遙遠的記憶時,塩田千春並且因為豐島人口流失,開始探討人們之間關係,深度與居民對話,確切的感受到人們之間溝通的重要性。在塩田千春的作品中,悲傷、生死等情感,最終都是源於溝通,而缺乏溝通則無法成立。

在這次豐島的創作中,情感細膩的她深深感受到了與村民互動帶來的內心富足,喚起了她遺忘的許多重要事物,比如:問候的重要性

遙遠的記憶
遙遠的記憶

從外走道內,或是從內走到外,看著不同風景,讓人細細品味一份豐島的舒適與悠閒
塩田千春被豐島居民所感動,而我們被塩田千春所感動,情感透過作品的流動,傳遞了最美好的問候

不過讓我更有點小小驚訝的是,塩田千春的啟蒙老師是行為藝術家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原來塩田千春的藝術似乎趨於強烈表述而非溫柔感性派。又更認識了塩田千春一點!

遠い記憶

Farther Memory

★★★★★

  • 已撤展

Similar Posts